1979年以後有沒有全球暖化?

到底有沒有全球暖化?地球氣溫是否有持續昇高的現象?大部分的人都說有。許多媒體與科學家,也說有。但證據呢?
既然要稱為「全球」暖化,量測範圍應該要能涵蓋全球,或幾乎涵蓋全球。一個或數個地點的量測數據,不足以代表全球。所以,這應該以自1979年起提供全球範圍量測氣溫資訊的衛星數據,最為合適。

 
衛星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自1978年以後,發射一系列的繞極軌道氣象衛星(Polar Environmental Orbiting Satellites),其上裝載有微波探測器(The Microwave Sounding Unit, MSU)及其後的先進微波探測器(The 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 AMSU),透過測量大氣層中的氧氣吸收帶在不同頻率波段所自然釋出的微波輻射,來遙測大氣溫度。現在就有NOAA-15,16,17,18,19 等搭載AMSU 的衛星繞行地球,足以提供全球範圍的資料。

然後,再由幾個研究小組,分析衛星上的微波探測器的數據,作成資料集:

  1. UAH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in Huntsville,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這是由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的科學家所訂正的數據。
  2. RSS (Remote Sensing System,美國遙感系統公司):這是由美國遙感系統公司研究人員所訂正的數據。

以下介紹這兩組衛星數據所呈現的圖表:

1. UAH

圖片來源:http://www.drroyspencer.com

這是1979年至2012年2月以UAH衛星數據為基礎的、全球低層大氣層每月平均溫度距平圖,是以1981年至2010年的月平均氣溫為基準值。2012年2月的全球平均氣溫距平值是攝氏負0.12度,表示這個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比1981至201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低攝式0.12度。紅色線是13個月的滑動平均線。

圖中標示的兩個時間點,一為1991年菲律賓皮納杜波火山(Mount Pinatubo)爆發,二為1998年的聖嬰現象。這兩個事件,深深影響當時全球氣溫的變化。

要看最新的 UAH 全球平均氣溫距平值及其變化圖,請點擊此處

2. RSS

圖片來源:http://climate4you.com

這是1979年至2012年2月以RSS衛星數據為基礎的、全球低對流層每月平均溫度距平值的變化圖,是以1979年至1998年的月均氣溫為基準值。粗線是37個月的滑動平均線。

要看最新的 RSS 全球平均氣溫距平值變化圖,請點擊此處

 
結論
看完了上述兩張全球平均氣溫距平值的變化圖,從1979年至2012年2月份為止,您覺得有暖化的趨勢嗎?

這其實還牽涉到定義的問是。什麼是暖化?多長的時間、多大幅度的氣溫上昇,可以稱為暖化?年年氣溫屢創新高,固然可稱為暖化。但十年氣溫未創新高點,可不可以稱為有暖化趨勢呢?可能就有疑慮了。

若以13或37個月的滑動平均線而論,自1979年以後,有稍微變暖的趨勢,但趨勢線在近年有稍微下彎變冷的情形。

若以距平值而論,1980年與2012年2月的全球平均氣溫度差不多,儘管中間起起伏伏,但趨勢持平,並無暖化現象。也可以這麼描述,1979年至1998年是變暖,1998年以後是有稍微變冷。而且,從1998年初強烈的聖嬰現象,造成全球平均氣溫創下1979年以來的最高點以後,已經有14年沒有更高點出現。誠然,未來氣溫變化,尚不可知。但是,在2012年2月的時間點,我們可以說全球暖化的趨勢還在持續中嗎?

參考資料:

  1. Roy Spencer,Ph. D.,這是美國氣象學家、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首席研究員 Roy Spencer博士的個人網站。
  2. Climate4you,由挪威的奧斯陸大學地質學系 Ole Humlum 教授所製作的網站。
  3. 美國遙感系統公司有關 MSU與AMSU 的資訊
  4. 維基百科的 Satellit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在〈“1979年以後有沒有全球暖化?”〉中有 2 則留言

  1. 世界上很多冰川融化吸收了許多熱能

    是不是該試試把那幾年的海平面上升高度、全地球估計的熱容量、冰的比熱、融化熱、海水的平均溫度與比熱也都考慮進去

    若是單方面的討論氣溫太過狹隘

    因為就全球的觀點而言 熱能不只是平均地分散在空氣中 冰川融化吸收的熱能也不可小覷

發佈回覆給「張清浩」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