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可塑性,在《改變是大腦的天性》

我們的大腦在過了童年期以後,還可以改變嗎?大腦的神經元細胞,會一一死去,不能再長出新的細胞來取代嗎?加拿大的精神科醫師諾曼多吉,在其原著、由洪蘭博士翻譯的《改變是大腦的天性》一書中,藉著一連串的故事,告訴讀者關於大腦的可塑性。大腦,是可以改變的;神經元細胞,可以重新生長,產生新的連結。

改變是大腦的天性

從大腦發揮自癒力的故事中發現神經可塑性

The Brain That Change Itself: Stories of Personal Triumph from the Frontiers of Brain Science (2007)

原文作者:Norman Doidge,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8年4月

 

大腦的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又稱”神經可塑性”,neuro 是”神經元”的意思),是指:當大腦每一次做不同的活動時,這些活動都改變了大腦的結構與神經迴路;即使有部分神經元損壞,也可以由其他的神經元來接管原先的工作。我們的大腦,可以透過思想和動作來改變它的結構和功能;我們的每一個經驗,都可以增加、改變大腦神經元的連接。

以下是本書的心智圖:

大腦可塑性的心智圖

大腦的法則,是「競爭」,是「用進廢退」。越常使用、練習某種技能,該技能在大腦中的神經元連結地圖,會更擴張,在大腦中更具優勢。透過學習,可以使大腦,建構新地圖,形成新連結,改善或增進大腦的認知功能。專心,可以活化基底神經核,固化神經元的連結。睡眠,也會幫助我們固化學習和記憶。即使我們只是想像實際動作的執行,也就如同這個動作活化大腦。但是,也就因為可塑性的競爭,我們經常使用母語、重複舊習慣、上癮,使得這個部分的神經元固化。因此,我們學習新語言、改變習慣、戒掉上癮,會非常困難。這就是可塑性的矛盾。

此外,運動可以產生新的神經元,學習則使它們的壽命延長。但不是所有的心智活動效果都一樣,研究發現只有真正全神貫注的活動,才會減少心智退化的機率。尤其是有強烈動機學習事物,更是有助於維持自己心智的年輕!

最後,大腦與文化是互相塑造彼此的。文化不僅是被大腦所創造,它也可以回過頭來,改變個體的大腦結構,塑造大腦。我們大腦內仍有野蠻殘忍的本性,雖然受到文化活動的制約。但因為可塑性的大腦永遠都會允許文化與大腦結合在一起的功能再分開,所以在文明崩潰時,人類野蠻殘忍的本性就會顯現。因此,文明必須代代相傳,持續不斷。

延伸閱讀:本書作者 Norman Doidge 的個人網站

 

在〈“大腦的可塑性,在《改變是大腦的天性》”〉中有 5 則留言

  1. 謝謝您的分享!
    這本書個案內容對於人文組的我有些難度
    心智圖的脈絡圖很有助於理解
    謝謝張律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